EN
用户您好,您还未登录 去登录

国医大师何任活血化瘀治疗不孕不育经验探析

  • 来源:中国妇产科在线
  • 时间:2015-5-6 16:11:08
  • 阅读量:2,734

    摘要:不孕不育是临床常见而又难治的病证,国医大师何任教授善于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不孕不育证。何任教授常用的治法有活血化瘀、益肾壮阳法;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法;疏肝解郁、益肾活血法;健脾化湿、理气活血法。何任教授认为应用活血化瘀法首先要具各瘀血证的表现;其次要分别主次,有的以祛瘀为主,有的以祛瘀为辅;第三要根据证候选择恰当的方剂;第四要注意扶助正气,并且还要注意疏肝健脾益肾和调补奇经八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关键词:不孕不育;何任;活血化瘀;临床经验

    不孕不育是临床上常见而又难治的病证。女性不孕主要由输卵管功能障碍或管腔不通、卵巢病变或内分泌异常导致的排卵障碍、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免疫性功能失调等引起。男性不育则多与精索静脉曲张等造成精子生成障碍、性功能障碍等引起的精子运送障碍、睾丸损伤造成的自身免疫等有关。临床上中医一般多从补肾气、温肾阳、滋肾阴、益气血、疏肝解郁、化痰利湿等进行治疗。国医大师何任教授对不孕不育症则重视活血祛瘀法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理论溯源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说明肾之精气充盛,经脉气血流畅,是孕育的基础。《素问·空骨论》则提及督脉为病,女子不孕。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在温经汤下注:“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提出了用温经散寒祛瘀治疗不孕症的方药。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求子》一节,除着重论述了瘀血停凝导致的不孕机制外,还专列用治胞中有积血导致不孕的妇人求子第一方——“朴硝荡胞汤”。该方由朴硝、牡丹皮、当归、大黄、桃仁、细辛、厚朴、桔梗、人参、赤芍、茯苓、桂心、甘草、牛膝、橘皮、附子、虻虫、水蛭等药组成,活血化瘀力量之峻,十分明显。元代朱丹溪则将调经摆在治疗不孕不育重要地位,谓“求子之道,莫于调经”。明代万全亦倡导这一观点:“女子无力,多因经候不调,药饵之辅,尤不可缓。若不调其经候而与之治,徒用力于无用之地,此调经为女子种子紧要也”。清代王清任专注于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他在《医林改错》中十分推崇少腹逐瘀汤,认为该方对瘀血造成的少腹积块疼痛,月经,带下病证皆能治之,“更出奇者,此方种子如神,每经初见之日吃起,一连吃五付,不过四月必存胎”。古代医家的这些论述,都提示我们在临床不孕不育的治疗中要重视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医案举隅
    1.活血祛瘀,益肾壮阳案

    患者某,男,32岁,职员。初诊时间:1993年4月30日。患者婚后数年不育(其妻经妇科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平时性功能低下,同房不排精。周身皮肤干燥而痒,面色偏黯,双眼眥角有血丝,舌下纹紫,脉涩。证候为瘀血内阻,肾阳亏虚,治宜逐瘀为先。处方:当归9g,赤芍12g,川芎12g,生地黄、熟地黄各12g,桔梗6g,地龙12g,桃仁15g,红花9g,柴胡9g,枳壳9g,怀牛膝9g,补骨脂12g,韭菜子15g,蛇床子15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上下午分服。复诊时间:1993年6月11日。自4月30日服方28剂后,自感性功能有所改善,皮肤干燥亦减,痒亦瘥,眼眥红丝消失,舌下纹紫较前退淡,效不更方。处方:当归15g,赤芍、白芍各9g,川芎12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韭菜子15g,桔梗6g,地龙12g,桃仁15g,红花9g,柴胡9g,枳壳9g,怀牛膝9g,紫石英12g,补骨脂12g,蛇床子15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上下午分服。14剂。此14剂服完,性功能基本正常。不久,其妻怀孕,足月后产一健康女婴。

2.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案

    患者某,女,32岁,教师。初诊时间:1983年10月24日。患者结婚四载未孕。少腹不温,时作胀滞,经期先后不定,行则量多有块,色或淡或黯,迁延时日,日晡手足心热,唇口干燥,脉涩苔薄,舌色略黯。证属虚寒夹瘀,宜温经散寒祛瘀为治。处方:党参、当归、白芍各12g,川桂枝、川芎、阿胶、姜半夏、麦冬各9g,吴茱萸、牡丹皮、生甘草各6g,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上下午分服。复诊时间:1983年11月7日:服10月24日方14剂,自感少腹寒冷减轻,本月汛行五日而净,手足心热见轻,原方再续。后又处方服数次,于1984年初怀孕。

3.疏肝解郁、养血活血案

    患者某,女,35岁,工人,初诊时间:1986年5月3日。患者婚后八载未孕,妇科检查谓双侧输卵管不通,曾作过输卵管通气术,未效,自诉经前乳胀明显,情绪抑郁,月经推迟,经量少色紫黯有血块,皮肤干燥,舌质黯红,舌下纹紫黯,脉弦涩。证属肝郁血虚,兼有瘀血,以疏肝理气养血活血为治。处方:当归9g,合欢皮9g,制香附12g,枳实9g,路路通9g,青桔叶30g,白术9g,娑罗子9g,郁金6g,乌药6g,丹参30g,川芎9g,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上下午分服。复诊时间:1986年5月17日。服5月3日方药14剂后,经期乳胀明显减轻,月经量较前增多,舌黯红脉弦涩,原方化裁续进。处方:当归9g,制香附12g,路路通9g,青桔叶30g,郁金6g,乌药6g,丹参30g,川芎9g,橘核12g,枳实9g,逍遥丸(包煎)30g,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上下午分服。三诊时间:1986年7月2日。上方先后服28剂,汛事转准,经量较前增大,经色亦转鲜红,血块减少,经前偶有胸胁不舒,仍以疏肝活血兼以益肾为治。处方:柴胡6g,炒白芍9g,白术12g,制香附9g,娑罗子9g,路路通9g,枳实9g,青桔叶30g,乌药6g,当归9g,合欢皮9g,郁金6g,丹参30g,川芎9g,菟丝子9g,川断9g。以上方为主,略作化裁,先后服药半年,于1986年11月中旬终于怀孕,次年8月剖腹产一男婴。

4.健脾化湿、理气活血案

    患者某,女,38岁。初诊时间:1996年2月18日。患者结婚4年未孕。经当地妇院检查无任何器质性疾病,基础体温测试亦基本正常。月经周期准,经行亦常,4-5日净。除偶有头痛肢倦乏力外,胃脘部食后胀滞欠舒,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微弦。证属脾胃不调,气血失和,先以理气和胃消痞,处方以泻心汤加味,7剂。复诊时间:2月25日。服完7剂,胃脘已舒,大便亦成形。因求子心切,乃要求治疗不孕。据此继以健脾和胃,辅以理气活血为治,乃为之处丸方如下:制香附40g,制苍术40g,藿香40g,防风40g,前胡40g,苏叶40g,薄荷40g,厚朴40g,草果仁20g,姜半夏40g,乌药40g,陈皮40g,焦麦芽80g,春砂壳20g,炒枳壳40g,焦山楂40g,白蔻仁10g,木香30g,茯苓50g,川芎20g,羌活20g,白芷20g,当归40g,甘草20g,以上各药研细末,和匀,再研极细,水泛为丸。每日服2次,每次服12g,温开水吞送。嘱其先服此一料以观察。约于1997年底,患者来电话告知,按此丸方连服1年有余,已怀孕,经医院检查,妊娠已4个月。

讨论
    1.使用依据 不孕不育症引起的原因很多,临床上亦可分为多种类型,尽管不孕不育症属于慢性难治病,按叶天士“久病入络”,从理论上讲亦均可使用活血化瘀方法,但从临床实际看,若主要使用活血化瘀方法进行治疗,病人必须具备瘀血证的表现,如腹部肿块、少腹作痛、皮肤干燥、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等,尤其是妇女经行色黯有块、舌质紫黯更有临床参考价值。

    2.分清主次 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方法应该分清主次,例如女子不孕中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男子不育中的静脉曲张一般均可以活血化瘀方法为主,辅以其它治法。就证候而言,如瘀血内阻证候明显,也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如前文用血府逐瘀汤治男性不育案就属于这种情况。反之则以其他治法为主,辅以活血化瘀。如散寒祛瘀、疏肝活血、健脾理气活血等。这种治法通过活血,促进气机流畅、脏腑功能调整以利于孕育。

    3.选用方药 证候不同,血瘀程度有异,选用的处方也有差异,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疗效。例如瘀积明显,病人体质壮实者可用攻逐瘀血的方法,方剂可选《伤寒论》桃仁承气汤、《金匮要略》下瘀血汤。又如寒凝血瘀的则用《医林改错》的少腹逐瘀汤、《金匮要略》温经汤。再如有瘀血化热的,则
可选《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女子不孕中常有腹痛症状,何任教授则喜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失笑散和《太平圣惠方》中的金铃子散,认为这两张处方,药味少而力专,取效明显。

    4.注意扶正 活血化瘀能祛除瘀积,促进正气恢复,但毕竟是克伐之品,久用则伤正。因此在临床上一是要注意扶正祛瘀,如使用桃红四物汤一类方药,既能活血祛瘀,又能养血调经。二是使用活血化瘀重剂,如下瘀血汤等,应中病即止,避免损伤正气。此外,肝主疏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主生殖,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不孕不育与肝脾肾三脏,奇经八脉关系密切,在使用活血化瘀治疗过程中既要重视健脾疏肝益肾,尤其是疏肝解郁、益肾填精,同时又要时时照顾到调补奇经,故何任教授强调“诊治妇科病,必通晓奇经之理”,只要我们辨清证候,在此基础上分别活血化瘀的主次,采用恰当的方法治疗就一定能在治疗不孕不育中获得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