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用户您好,您还未登录 去登录

发现衰老基因与血癌的联系

  • 作者:nectar
  • 来源:网络转载
  • 时间:2014-7-20 8:57:30
  • 阅读量:4,291
日前,伦敦大学癌症研究学院的一项新研究指出,一个可以作为细胞内部时钟而帮助控制衰老过程的基因与癌症的发生有关。科学家们发现了4个与骨髓瘤(一种最常见的血癌类型)发生有关的新基因变异体,其中一个基因还影响衰老过程。
通过对骨髓瘤患者 DNA 的分析,研究者们发现了 4 个新的遗传变异,这比之前了解的基因变异体总数还多,使得与此癌症相关的变异基因增加到了7个,也使我们对这一疾病的遗传起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关结果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Nature Genetics》上。
骨髓瘤每年影响了大约 4700 人,它是由白细胞的遗传突变造成的。能够存活超过5年的患者不到2/5,并且每年有3/10的患者会死亡。
研究人员发现,该疾病的一个遗传标志物是 TERC 基因,它调节了 DNA 末端端粒帽的长度。在健康的细胞中,这些端粒帽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少,导致组织的衰老,但是一些癌细胞则忽视了这种衰老触发因子,进而不断的分裂。如果进一步的研究确定了 TERC 与骨髓瘤之间的联系,那么 TERC 将可能成为未来骨髓瘤治疗的一个新靶标。
该小组通过比较 4692 名骨髓瘤患者与 10990 健康人的 DNA ,发现了一些新的疾病标志物。他们之前的一项研究已经发现了 DNA 的 3 个遗传变异,这些突变导致骨髓瘤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该小组结合分析了他们自己收集的样本与德国研究人员提供的样本,之后发现了一批新的基因变异体。这些综合的结果给了科学家们更多的数据,因此具有更高的统计准确性。
这4种新的遗传突变都临近对骨髓瘤发生十分重要的基因。
研究的共同领导者 Richard Houlston 教授说:“我们的发现为进一步理解骨髓瘤的遗传学基础提供了新的信息,暗示骨髓瘤与细胞内部的时钟基因之间存在一个有趣的联系。”
“我们知道,癌症常常忽视控制衰老和细胞死亡的正常程序;我们希望了解,在血癌中,这是否是这一直接基因联系的结果。对血癌中复杂遗传信息的了解将最终帮助我们评估一个人的发病风险,或者找到治疗骨髓瘤的新方法。”
在骨髓瘤患者的体内,名为浆细胞的白细胞在骨髓中肆意地生长,干扰了正常的血液生产。这是很有害的,将影响身体多个部位的骨骼。
白血病和淋巴瘤研究部门的主任 Chris Bunce 教授说:“这些危险基因变异体的确定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人们对骨髓瘤的易感性是可以遗传的。到目前为止,骨髓瘤仍然是无法治愈的,并且它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
“对这些特殊基因影响癌症发展过程的了解将潜在的引导未来靶向骨髓瘤的新药开发工作。另外我们还知道,一个常见的疾病“未明的单克隆丙球病(MGUS) ”容易诱发骨髓瘤。对这些患者体内危险遗传因子的确定将彻底改变他们未来的治疗和发展。”
英国骨髓瘤(Myeloma UK)临床研究项目主任 Heather McKinnon 说:“我们很高兴在两年前资助的项目现在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这项研究发现了与骨髓瘤相关的4个新的基因变异体,并且第一次指出了该肿瘤与衰老之间的联系。”
原文检索:
Daniel Chubb, Niels Weinhold, Peter Broderick, Bowang Chen, David C Johnson, Asta Försti, Jayaram Vijayakrishnan, Gabriele Migliorini, Sara E Dobbins, Amy Holroyd, Dirk Hose, Brian A Walker, Faith E Davies, Walter A Gregory, Graham H Jackson, Julie A Irving, Guy Pratt, Chris Fegan, James A L Fenton, Kai Neben, Per Hoffmann, Markus M Nöthen, Thomas W Mühleisen, Lewin Eisele, Fiona M Ross, Christian Straka, Hermann Einsele, Christian Langer, Elisabeth Dörner, James M Allan, Anna Jauch, Gareth J Morgan, Kari Hemminki, Richard S Houlston & Hartmut Goldschmidt. Common variation at 3q26.2, 6p21.33, 17p11.2 and 22q13.1 influences multiple myeloma risk. Nature Genetics, 18 August 2013; doi:10.1038/ng.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