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用户您好,您还未登录 去登录

切莫误读卫计委“把脉”远程医疗 非互联网医疗

  • 来源:文汇报
  • 时间:2015-5-6 11:31:14
  • 阅读量:4,423

     近日,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互联网上涉及医学的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消息一出,震动不小,有人认为“互联网+”都已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了,国家卫计委此举难道要喊停“互联网+医疗”的快车?非也。此番国家卫计委“把脉”的是远程医疗,这与当下时兴的互联网医疗并非一个概念。某种程度上说,卫计委在这个时候明确表态,是为了互联网医疗更好发展,不给游走于“灰色地带”的非法行医有滋生繁衍的温床。

  远程医疗得有行医资质

  因为宋树立的表态,这几天关于“互联网医疗被喊停”的消息传遍互联网,诸如丁香园、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挂号网等互联网医疗的“明星品牌”一一中枪。其实,这里存在一些误读。远程医疗不等于如今人们颇为感兴趣的互联网医疗。宋树立对远程医疗的概念厘清可见一二:即卫计委认定的远程医疗分两类,一类是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水平较低的医疗机构向实力较强的大型医院寻求帮助。第二类是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技术向患者直接提供医疗服务。

  这并非宋树立首次提出。去年8月,国家卫计委就下发《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对远程医疗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监督管理进行规范。根据意见,远程医疗就包括这两类,除此之外,“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由此可以看出,远程医疗与当下资本大热的互联网医疗有区别。今年3月,中欧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主任科员范晶谈到,远程医疗首先是医疗行为,既然是医疗行为,就是由医疗机构和具有医疗资质的人员提供。媒介则是通过通信、计算机这些信息化的手段,与传统面对面医疗的本质有了差异。

  互联网医疗专注优化医疗

  至于满天飞的“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健康”等新兴概念,与远程医疗概念相关,但并不一致。根据范晶提供的分类,由这些概念衍化出的产品里,有健康监测指导类,通过收集和分析患者或人群某一段时间的数据,提供相关干预建议,比如大姨妈APP。第二类是非互动的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人与机器或数据库之间的互动,比较典型的有丁香园的用药助手、丁香医生。第三类是互动的医疗保健咨询服务,比较典型的有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第四类是医药电子商务服务,比如天猫的医药馆。第五是医疗服务流程优化,比如挂号网、阿里的未来医院等,提供在线预约、在线挂号、在线支付等。

  对比之下就会明显发现,这些“互联网+医疗”的热门产品,其实和传统意义上的医疗有距离,更多是在医疗的外围做健康管理、优化医疗服务疗程等。当然,这绝不等同于卫计委此次“喊话”的远程医疗。

  别让非法行医搭上互联网便车

  业内指出,卫计委对医疗机构规范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是支持的。因为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意义深远——我国东西医疗分布还不平均,城乡还有差异,远程医疗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和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等。所谓“不允许互联网医疗诊治”是针对各种网上不规范的诊疗平台。这些网站并不具备医疗资质,对于在线医生的真实身份也难以核实,一旦发生误诊,患者维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由于医疗服务不同于普通产品服务,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网上问诊”,正规医生的态度表现谨慎、态度明确。记者采访公立三甲医院医生,抑或跳出体制的名牌专科医生,没人同意“网上问诊”,传统的面对面问诊依然是大家的行医共识。因为“互联网医疗”大热,由此让一些非法网络行医“搭便车”,这是医学专家都十分忧心的。

  在新闻发布会上,宋树立也坦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情况在不断出现,卫计委也要不断完善政策,对相应行为进行规范,目的是为了保障群众的健康权益。